升(高)中考试临近。学校一周安排6天课,外加5个晚上集中自修;不少家长还嫌不够,余下“一天两夜”也抠得紧紧。到我家闲聊的一位朋友,见我与儿子一起津津有味地看世界杯女子足球赛的电视直播,就说:“你儿子成绩一定很好,我那个可不行,我真不敢让他看电视,督他下苦功温习。”
其实儿子成绩只属中游水平。但我明白这位朋友的意思:考试已入“临战期”,除非成绩特别了得,否则是决不让“沾染”电视的。这也是时下许多家长的心态。
并非不为儿子的中考担忧,许多娱乐活动也已劝他暂时放弃,但像中国女足出征世界杯这样的重大赛事,应视为例外。只要不是影响休息和正常的复习,不但可以让他看,还可“邀”他一起看。因为观看重大的足球比赛很令人动情,而且也很能培养人的理智。这不仅对于读书,就是对于理解和实践人生,都大有裨益。
一场球赛,它的开始到结束,球员的实际水平到临场发挥,战术的运用到赛果成败,跟人生许多必经的大事一样,是很相似的。对付弱队或水平接近的队,该赢的因小小的失误而输掉了;平日漂亮的接球、传球、过人、射门,到了关键时刻却变了形走了样;中国女足一路过关夺奖,到了与美国队争冠军,却紧张得有点放不开,结果屈居亚军……赢球时心里翻江倒海,激动万分,对己队的出色发挥赞叹不已,这是常有的心态;但输球时能波平浪静地思索,悟出当中许多看似偶然背后的必然,就不那么容易做到了。能“翻江倒海”也能“波平浪静”,大约要经历一个人从幼稚到成熟的整个过程。这样的球赛看得多了,心理就会得到磨炼。
几年前我在惠州碰到足球名宿年维泗,曾向他请教足球上的问题,说到中国队屡屡遭遇的“黑色X分钟”,心里依然窝气。但年老反倒心情平静,从中国队的心理、技术、指挥等各方面说出输的道理来。谈到广州太阳神足球队那年差点儿夺得了全国联赛冠军,年老说得了亚军已属不错,广州队球员的体能比不上北方球队,除了体型上的先天因素外,主要是训练不够刻苦。年老这种“内行看门道”,才是真正了解足球运动的规律。后来我就发现体育记者评球时,不管己队输赢,大喊大叫、情绪失控的,大多是年轻记者。而中老年的记者,一般都能平静地评价主客队的表现,正确分析两队取胜所必须的前提条件。这就是人心理成熟与否所表现出的差别。
人生的竞技如同球赛。譬如考试,成绩高低固然也会有偶然因素,但总离不开自身的实力和临场发挥。具有这样的心理素质,考试时就能较好地把应有的水平发挥出来;考好了不会忘乎所以,考得不理想也不致悲观失望。培养学生的心理素质,提高他们对困难和挫折的承受能力,也同球员一样,只有通过实践磨炼,而且应在从年轻时开始。
让孩子适当地看一些重大的球赛,它的积极作用固然不是在一二次考试成绩中显现出来,但却可以熏陶个性,延续很久很久的。